夜观天象(夜观天象白天怎么说)
今天的分享向大家简谈夜观天象,还有相对应的夜观天象白天怎么说的知识点 ,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,一定要记得收藏本站喔。
本文目录一览:
古人“夜观天象”,到底观的是什么?
自古以来人类都没停止过对星空的无限遐想,而在古代人们没有专业的观测设备,只能通过肉眼来进行观察,不过仅凭肉眼人们也观测到了很多自然规律。而且古人信仰“天人合一”,他们认为天象能够影响人事、占卜未来,同时认为人的所作所为会被上天看到。对他们而言,观天象是一件非常严肃、重大的事情。比如古代善于观星的诸葛亮,他神机妙算,通过夜观天象就可以对后面的事进行占卜,著名的借东风赤壁之战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《三国演义》中,诸葛亮曾向姜维交待道:“我夜观三台星中,客星倍明,主星昏暗,相辅列曜,其光昏暗,吾命不久矣。”
“夜观天象”这个传统,起源于道教。道教讲究“天人合一”“身国同治”,也是天文星相学的萌芽阶段。三国时期,吴国太史令陈卓总结了前人的经验,集前人研究大成,同时加入的自身理解,编成了一个具有283官和1464个恒星的星表,并绘制成星图,对当时乃至后世影响巨大。
隋唐时期,随着人们对天象更加细致的观察,又出现了一部署名为《丹元子步天歌》的天文著作,这本著作陈卓所定星座,把周天各星的步位编成了一篇七言长歌,名为《步天歌》。其对天文学思想独特的见解,造成了不小的影响。
在古代不仅设有专门观测天象的机构,还有专人负责观测。据记载,古人观测天象的具体内容非常广泛,不仅包括太阳、月亮、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、二十八宿等恒星、彗星、流星这些较为常见的、还有一些古人自己命名的诸如“瑞星”和“妖星”此类,不仅如此,还包括风、雷、雾、霜、雪等地球上的天气现象。并且在古代,彗星被认为是不祥之兆,五大行星同时出现在天空中一个小范围内,也就是古人所谓的“五星聚舍”被视为改朝换代的征兆等等。
古人常说夜观“天象”,这“天象”到底是什么?
古人所说的夜观天象,其实就是在观察天上的天体星宿、星座和云层的变化。古人通过观察天上星体的变化就能预知即将发生的事情,当然不是谁都能观察处星体变化的,必须是有这方面知识的天文家才能看得出来。
在古代,天文学和宗教里涉及到的有关占卜、预测、星座方面的古老文化还没有彻底分离开。人们观察天象是的目的是想通过星体运转变化来预测即将发生的事。比如一个朝代的兴亡、天灾人害、粮食收成等有关国运的事件。历朝历代还专门为此设立一个职位,从事这个职位的官员是很被重视的。比如清朝的钦天监,前朝的太史令都是指那些从事于观察天象的官职。
到了现代才真正把天文学归纳为科学的范畴,天文学探测星体和宇宙奥秘的目的,是要探索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系和未知领域,跟古人的预测目的有本质区别。
在古代天文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学科,它里面涵盖的知识很广。光星宿就分为三垣和二十八宿,三垣指的是紫微星、太微星和天市垣。古人把紫微星象征为帝王星,如果紫微星明亮代表这个朝代昌盛,如果紫微星变得暗淡,代表这个朝代即将没落。
28星宿主要指的是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各七宿、方向分别为东西南北。哪个方向的星宿有问题,就代表哪个方向即将发生灾害。此外还会观察天上的云层和风雨的变化,预测有没有暴风骤雨出现。
在预测的时候,要结合阴阳八卦和五行一起来判断,这需要判断者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基础,此外还要掌握数学和气候学。能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可不是只会占卜算命,他们知识渊博,涉猎极广,他们本身的能力不亚于任何一位官员。
“昨夜老夫夜观天象…”完整版是什么啊?
没有标准答案。
比如:老夫昨日夜观天象,发现紫微星光芒大盛。紫气东聚,牛斗冲天狼,斗柄东指。故我推测此乃紫气东来,福禄降临之像。掐指一算,推测近期汝南东部将有大事发生,且为天降鸿福,财宝降落之喜事。
古代的“夜观天象”更多的也是指这些天文上的一些观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,由于长期的积累,变发现了比如某一“星座的移动”,竟然跟季节的变化相关等情况。
比如,四千年前我国有一部叫《鹖冠子》的古书上记载:“斗柄东指,天下皆春,斗柄南指,天下皆夏,斗柄西指,下下皆秋,斗柄北指,天下皆冬。”是以黄昏时观察北斗七星的位置,来判断当令的季节。
这是在说“北斗斗柄的指向”:指向西的时候就是秋天了,指向东是春天。而这种观察天象有规律的变化来定“四季”,就叫做“观象授时”。由于在没有历法的时代,这种计时方式,曾经为古人使用过一段很长的时间,也的它也是有科学性的。
针对夜观天象和夜观天象白天怎么说的分享在此就完成了,不知道大家从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了吗?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此类的内容,切记收藏关注该站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